2022年3月4日下午,杭州蓓蕾学前教育集团提升工程2.0学校管理组五名教师展开了第一次网络空间建构培训主题下校本研修应用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高速发展,可提供远程互动以及虚实融合的场景供人们学习,促进了场景式学习的诞生。本次培训我们邀请到徐慈华教授团队,以中班园本主题《秘密花园》为例,探讨其中活动如何与沉浸式空间融合对接,展示沉浸式空间的现有建构,并进行技术说明。

培训伊始,金环园长介绍本次讨论会的背景,呈现秘密花园的三大空间,发挥各自的效应。随后抛出问题,中班园本主题《秘密花园》如何利用沉浸式空间把现代化手段与课程相结合,让沉浸式空间发挥更好的作用,完成幼儿园现代化2.0的任务,并呈现系列的现代化手段使用案例。

[绘本分析]

发展场景式学习,可使教育内容更加时代化和更好融合。张卉老师深度剖析了绘本,从认知、情感、语言等多方面经验入手,预设基于幼儿经验和兴趣,展开个性化教育,促进学习者的状态,由被动地学、机械地学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以及灵活地创造性地学,更多地进行探索式学习、协同式学习,追求学创贯通。

(张卉老师对绘本价值进行解析)

[主题脉络与架构介绍]

第一阶段:“花园里有什么”——通过五感去调查花园。

第二阶段:“我是花园小主人”——发现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好奇和问题等,形成小项目活动。

第三阶段:“花园派对欢迎你”

徐慈华教授团队分析孩子们需要更多的角色代入,更多游戏化的方式,观察后形成解释和预测。如从成人思维到儿童视角的转换,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开展“我是蚂蚁”、“我眼里的花园”、“走迷宫”等活动,并促进教师思考如何通过图形化的工具增加可视化的含量,如师幼互动过程中使用录音笔等记录软件,减轻教师工作量。

[沉浸式空间与主题架构的探讨]

原有的学习利用的是实体教育环境和网络的虚拟化条件,沉浸式空间中更多的是利用物联网、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全息等技术建构的远程和仿真环境,即发展沉浸式空间学习将促进建构虚实融合的新环境。这是一种学习新形态,能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探究的、学以致用的方式通过学习解决真实问题,从而使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进而促进更好的发展。基于“秘密花园”主题活动与沉浸式空间相融合对接,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展望:

通过信息技术将花园中不可见的物体显象化。

沉浸式空间将课程相融合,实现主题活动片段式到过程式的转化。

3.儿童通过信息技术操作,设计虚拟花园。

培训过程中,杭州蓓蕾学前教育集团提升工程2.0学校管理组的老师们认真听讲、汲取新观点,和徐慈华教授团队学习操作、同步实践,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本次活动接近尾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蓓蕾学前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将更好地进行信教融合,构建更智能、信息化的幼儿园课程。

蓓蕾幼儿园通讯组

撰稿:杨莹

审核:张淼玲